把握产业前沿“脉动”!2024广州化妆品产业白皮书发布
12月17日,为期五天的第二届“广州国际美妆周”正式开幕。现场,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《2024广州化妆品产业白皮书》,全面展示广州化妆品产业向“新”而行、以质取胜的亮点和成效,以更好地把握广州美妆产业前沿“脉动”。
中国美妆看广州!截至2024年11月底,广州市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达1841家,约占广东省总量的56%,约占全国总量的31%。全市化妆品产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,占比超过全省70%,位居全国首位。产业链条齐全,可提供生产、研发、策划等全程服务,日化线、专业线产品完备,包含洗护、膏霜、染烫等所有化妆品产品门类,从业人员超过60万人。
在流通领域,广州市拥有全国最大的化妆品交易集散地,每年有近40万种化妆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,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。已形成白云、黄埔、花都、从化4个制造基地和白云新城、天河路、北京路、琶洲、上下九、长隆万博六大地标化妆品消费商圈,以及美博城、兴发广场等化妆品集散中心。白云区化妆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,是入选的唯一化妆品产业集群。
当下,广州化妆品产业已形成全域布局、全链条发展和多点开花的格局,具备头部企业集聚、科技创新能力强、智能制造水平高、知名品牌众多以及市场辐射范围广等特点。
当前,“创新力”成为化妆品品牌应对激烈竞争的关键。调查显示,68%的广州化妆品头部企业已经引入了智能生产线;新产品开发和产品配方优化成为“重头戏”,比例分别达到了100%和96%。受访企业中,2023年科技研发投入占总营收10%以上的广州化妆品头部企业占比22%,集中在5%以下和5%-10%区间的企业数量分别占比40%和38%。
广州化妆品产业科研基础雄厚,4所在穗高校开设了化妆品相关专业,广东药科大学、广东工业大学建有省级化妆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南方医科大学“化妆品安全与功效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”成功获批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。
广州化妆品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.26万件,占全省申请量的54%;化妆品产业高价值专利500件,居全省第一;化妆品商标持有量达22.5万件,居全国首位;化妆品新原料备案22个,占全省46.8%。全省近一半化妆品检验检测机构落地广州,建成全国首家“九位一体”的化妆品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。
各区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,如白云区推动白云美湾国际化妆品研究院集群建设,已与13家院校及研究机构签约,吸引20余家化妆品龙头企业参与共建,设计配方超过2000款。
近年来,广州市瞄准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,坚持产业第一、制造业立市,不断加强化妆品品牌培育和质量提升,打造国内领先、国际水平的高端高质高效化妆品产业集群,建设化妆品产业发展政策高地,推动化妆品产业从“大体量”向“高质量”迈进。
目前,广州化妆品产业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,拥有众多化妆品行业领军企业,既有宝洁、安利、联合利华等国际日化产业巨头,也有环亚、丸美、阿道夫、卡迪莲等知名民营企业。
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,广州涌现出柳丝木、溪木源、谷雨等一批化妆品行业新秀与新锐品牌,根据《2024胡润中国美妆新势力品牌TOP50》,广州共有13个品牌上榜,并在前5名中占据两席。目前全市共有丸美、润本、芭薇等5家化妆品上市企业。
随着《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的实施,广州全力构建“4+6+4”(4个基地、6个商圈、4个关键领域)化妆品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格局。到2035年,广州计划建设成为集总部经济、产品研发、智能制造、市场营销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全球化妆品制造中心和消费中心,努力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“国际美湾”。
向海而生、因商而兴。近年来,化妆品国产替代进程加速,国产化妆品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。今年“双11”购物节期间,广州化妆品网络零售额超280亿元,同比增长22.5%。
同时,广州美妆产业出海步伐明显加速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今年1—10月广东化妆品出口总额达134亿元,同比增长21.8%。其中,白云区化妆品出口额达33.3亿元,“出海”步伐不断加快。
广州化妆品企业在东南亚、欧洲、中东、北美等市场纷纷布局,比如,环亚在澳大利亚建立化妆品生产基地,雪蕾在迪拜和巴西设立分公司,诗妃的产品远销欧美、中东、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,具有岭南特色、中国韵味、国际气派的时尚精品赢得海内外消费者的认同与喜爱。
“广州将锚定‘国际美湾’发展目标,在创新研发、生产智造、人才引进、品牌出海等方面奋力实现新突破,推动化妆品产业不断提质升级。”赵军明表示,广州将持续释放政策红利,深化创新驱动,强化品牌培育,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,为广州美妆“走出去”提供有力支撑。
文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汤南、何颖思、谭伟婷、许晓芳 通讯员:穗市监图/穗市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:赵小满